“临床”一刀犹如“临门”一脚:问诊足球,解剖足球,让足球更精神
在中国足球激浊扬清的重要时刻,中国足球如何健康发展,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12月13日,2024年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首届医生足球论坛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热烈开幕。与会各方代表性人物为中国足球问诊、解剖,开出药方,表达了希望中国足球振兴的热切愿望。
2024 年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创办于1997年,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其中,首创医生足球论坛是由上海市现代文化旅游促进中心、上海市星愿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医学会《自我保健》杂志、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上海现代服务业促进中心发起联办,并得到了上海市足球协会与大连市足球球迷协会的指导支持。作为2024年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的序篇,论坛请医学界和足球界同堂热议足球,表现出大家热爱足球事业、推动足球振兴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展开剩余73%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的有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连华,《自我保健》杂志总编王震,上海市足球协会党支部书记邢建平,上海市现代文化旅游促进中心理事长李伟,上海市星愿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杨磊。他们表示,举办这个活动,就是让医疗和足球融合互动起来,找到中国足球的真正病根,对症下药,建设和发展健康、干净和上进的足球。景在平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提出,“手术不是用手做的,足球不是用脚踢的”,归根结底,是用心用脑,提高体能、提高技能。他说,医疗和足球有太多相似之处,踢好一场足球就像做好一台手术一样,要精益求精、全神贯注、厚积薄发。
在著名足球评论评论员刘越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庄郁峰主任的主持下,大师论坛现场邀请医学名家、足球名宿、球迷领袖,面对面解剖足球。上海中山医院原院长王玉琦从足球人的体质、体能、心理、生理等方面,论述了足球与医学的辩证关系。景在平教授运用大量的事例证明,踢好足球和做好医生一样,最需要的是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拼搏精神,中国男足肌体在心脏、血管、血流、血性等方面明显存在问题,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疗,其中包括提高球队的思想修养、文化水平、团队精神、拼搏斗志。中国著名足球教练朱广沪曾经是国足主教练,他深有感慨地说,中国足球要搞上去,离不开土壤和基础,只有更多的人热爱足球、参与足球,才能水涨船高,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好势头。他呼吁广大的家长都鼓励孩子到绿茵场上去,都跑起来、踢起来、玩起来,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提高。第十一届中国足协执委张嘉树认为,一百多年前,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现在中国足球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的医生们共同问诊足球、解剖足球,喊出了“救救足球”的心声,这是有意思的、更是有意义的。他希望医疗界和足球界能够互学互动、取长补短,从“临床一刀”到“临门一脚”,都能做到更高水平、更高境界。张嘉树曾任万达足球俱乐部负责人和球迷协会会长,他表达了足球第十二人的火热情怀,希望广大球迷得到进一步的尊重和重视。他代表大连足球界和景在平当场商定,上海医学界将组团组队与大连球迷进行比赛交流,打造新时代人民足球的连沪争霸。
在下午的论坛专题发言和讨论过程中,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的23位教授先后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从足球与医疗的多重关系中解剖了足球,开出了良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他们的用心良苦,从一篇篇论文的标题上,可见一斑:《肾主精气神,球才踢得足》《足球真的需要康复》《刀之快恰如球之速也》《足球壮骨,言何损伤》《中医治足球,风马牛相及老》……
退休后定居在上海的六位老将军应邀出席了首届医生足球论坛。据悉,上海《自我保健》杂志将把这次论坛的全部内容编辑成一期专刊,与会者希望这本专刊能够引起更多的足球人和全社会的共鸣。首届医生足球论坛,也引发了上海文旅体与医疗健康的互动。会上,论坛联合主办单位宣布正式启动“AI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服务中心”。
2024年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创新办会形式,融进文化元素,两天的议程紧凑而又丰富。大会的主办者策划了“一体两翼”开法,除了首届医生足球论坛,还有生命然象书画论坛,可谓双翼齐飞,将文旅体产业示范性深度融合。
发布于:上海市